今年以来,市财政局加强教育收入管理服务,持续优化完善非税管理新模式,多措并举强化对教育系统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推动非税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以非税服务的提质增效护航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部署上线高校电子票据管理系统,推进落实财政电子票据改革。根据学校实际使用需求,在财政电子票据基础上,成功搭建高校业务系统与非税收入收缴电子管理系统一体化平台,实现高校电子票据的开具、送达、查验、入账、归档等业务。改革后,学校收取的非税收入不再归集到过渡户,而是全部直接缴入我市财政专户,避免了资金滞留,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非税资金运行安全、高效。高校教育收费电子化收缴和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是推进我市教育系统非税收入收缴“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市财政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行动。自该平台启用后,徐州幼专、徐州工程学院等高校已成功开出88,618笔直缴缴款通知书,完成缴费业务58,883笔,合计20,036万元,已全部换开财政电子票据。
二是严格挂接项目审核,推行执收项目库标准化管理。涉及学生的教育收费业务涉及面广、数量大、收费时间集中、项目繁杂,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学费、住宿费等)、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费(资产出租、处置等)、服务性收费(伙食费、课后服务费等)、经营收入、科研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及各类代收费(教材费、军训服装、体检费、水电费、医疗保险费等)。按照省财政厅统一的执收项目及代码库,实行收费目录清单动态管理,对市属各执收学校要求增加的挂接项目依据文件政策进行严格审核,认真甄别非税收入和往来款项,精准细化编制非税收入项目,一个统一、精简、规范、清晰的教育系统执收项目库基本形成。建立执收项目管理,从源头上预防不合规收费和开票行为,让收费信息更透明,资金去向更明确。截至10月10日,市级教育系统执收相关收费202,669笔、合计43,887万元。
三是注重教育收费预算编制管理,硬化预算刚性约束。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规定,按照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工作要求,将教育收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科学制定年度非税收入计划,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根据教育收费不同性质分别纳入一般公共预算、财政专户管理。教育资金支付实行全流程电子化,提升预算执行约束力,通过预算指标和收入余额的双重控制,实现了教育收费资金收缴、审批、支出、核算全流程线上一体化管控,全过程严控资金安全。
四是建立健全动态监控机制,加强执行分析。依托徐州市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管理系统,发挥财政票据“以票管收、源头管控”的作用,严格线上监督,实时监测用票单位票据使用数量、票据核销、资金上缴等明细信息,对征收行为进行全程电子化监管,防范教育领域乱收费、违规收费行为,确保实现电子票据收缴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建立非税收入月对账机制,对学费、出租收入等项目及时进行跟踪,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精准调度,加强收入预算执行分析,切实规范非税收入执收行为。此外,要求各执收学校定期向社会公开执收项目及依据,促进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助力全市财政收入高质量增长。